20世纪90年代,随着数字印刷技术在全球印刷市场的兴起,可变数据印刷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,在这片市场蓝海中,强大的需求推动着设备和技术迅速革新和进步。药品监管码、直邮广告、票据证卡、金融产品、数字影像等,人们想像着可变数据印刷的各种应用可能。
如今,经过多年发展,可变数据印刷已经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限制:材料的印刷适性、印刷色数、印刷速度、印刷精度、色彩还原、数据管理、幅宽、连线可变数据印刷……尽管在印刷材料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,但显然,技术早已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。下面,笔者就将自己所在的上海界龙现代印刷纸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上海界龙”)应用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开展直邮业务的心得与大家做个简单的分享。
在个性化直邮印刷领域,市场才是关键。由于个性化直邮印刷的成本与印量呈负相关,且用于直邮印刷的混合印刷设备相当昂贵,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市场支持,那么直邮的利润将很难抵消其成本,使得该项业务难以开展。而如果大众对个性化直邮接纳程度高,那么广告商就会很感兴趣,推广广告上的收益就会摊平设备、耗材、人员等成本;否则如果不能保证每台机器每月1千万张的印量,那么连成本都很难保证。因此,很多印刷企业即使有实力购置新的混合印刷设备,也还要看能否拿到足够多的订单,否则不敢贸然行动。
而我国个性化直邮市场却恰恰一直不温不火。究其原因,除了受国际经济形势和电子化冲击等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外,在对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再利用上,我们也欠缺很多。
比如国外的直邮广告商与国内就有明显不同。其会收集每位用户的所有消费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挖掘和整理。这样用户收到的直邮广告上,不但包含有用户的基本信息,还会有与用户消费习惯有很高关联度的彩色宣传广告。用户在收到广告后会仔细查阅其中的信息,因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很高。而在国内,大多数可变数据仅局限于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地址、电话等基本信息,用户的粘着度较低,致使广告商得到的收效不明显,也不愿在此多投入。
From:《印刷技术》